速看:火影:三个方面,看鸣人如何实现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”
文/小编
“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”是火影探讨的主题之一。但仔细想来,把它当成主题的一个分支并不合适,准确的说它理应是所有主题的根源。
【资料图】
比如,“战争与和平”——在岸本老师眼里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否互相理解的问题;“梦想”——放下仇恨、相互理解,是火影里几辈人的夙愿。
与此同时,“友情”“爱情”,我们能从火影剧情中挑出的诸多因素,几乎都与“相互理解”挂钩,就比如佐鸣、佐樱之间的关系。
因此,对于这样一项占有相当大比重的主题,岸本老师有必要以作为主角的鸣人的视角展开,将其逐步实现。而鸣人实现这个夙愿的方法,在让我感到牵强的同时,也并不缺乏合理性。
01、从自来也那里得到“托付”
自来也经历过两次忍界大战,感受过无数次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的凄凉与悲痛。也许是出于这个原因,自来也心里生出了这样一个念头:
我也想化解这世上的仇恨,让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理解。
因为在自来也眼里,为了谋取利益的掠夺者,无法体会被掠夺者的痛苦,所以才会产生发动战争的念头或行为。
而有了发动战争的行为,自然就会迎来反抗,由此战争爆发。从这里开始,发生争斗的双方就会生出另一种情绪——仇恨。
循环往复,生生不息。自来也心里很清楚,这是一种恶性循环,但他也深知,有些根深蒂固的仇恨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化解的。
所以,在他50多岁还对此“毫无建树”的时候,他把自己的夙愿托付给了鸣人。记得在很早之前,鸣人就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耐性与意外性。
而这一切自来也都看在眼里。所以我个人认为,自来也的托付并不是随口一说,而是出于绝对的信任。在他看来,鸣人哪天说不定真能做到。
就像是柱间在和斑和解时说的一样:
自己无法办到的事情,就交给后辈们去做。
这倒不是柱间、自来也这些人故意“推卸责任”,而是一种对后辈们的信赖,以及一代又一代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力量。
柱间将问题延续给了三代等人、三代等人将问题延续给了自来也等人,而自来也则将问题延续给了鸣人,为后者找到答案提供了先决条件。
02、主动放弃仇恨,主动理解他人
自来也在托付的时候,鸣人对所谓的“仇恨、理解”几乎一窍不通。前者也没有细致入微地去解释,因为有些事情,只有鸣人该懂的时候才能懂。
仅仅从年纪这个层面来说,12、3岁的鸣人也不需要背负这般沉重的东西。与其耗费本就不多的脑细胞和心力,还不如保留起来专心修炼忍术稳妥。
但是该来的始终会来,直到自来也战死之后,鸣人再也没有任何理由去规避,而是要直面自来也曾经托付给自己的东西。
首先,在听说恩师战死后,鸣人曾下定决心要为其报仇。在这里的时候,鸣人的内心和其他的世人无异,也是充满了仇恨;
接着,本来抱着有仇必报的心理对战佩恩的鸣人,在先后面对佩恩的质问、长门的倾吐之后,心境彻底产生了变化。
在这过程中,鸣人有愤怒过,因为眼前的敌人,是杀害恩师、伙伴,甚至是毁掉木叶的大敌;鸣人有迷茫过,因为眼前这位大敌,也曾是被己方“剥削”的受害者。
鸣人作为主角与别人肯定是不同的,在他眼里,自己为了报仇大战佩恩是天经地义,那么佩恩摧毁木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
这与之前的纲手,在面对佩恩的反应时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就比如,当佩恩数落木叶曾经的所作所为的时候,纲手只会一个劲狡辩。
她不会像鸣人那样,去体会他人的痛苦,反思自己的不足。而鸣人也走出迷茫之后,也找到了自己该如何处理“仇恨、理解”这个问题的方式。
那就是,主动放弃仇恨、主动去理解他人。虽然这点在我们常人眼里看来是难以理解,但艺术加工的作品,主人公理想化的处事方式是难以避免的。这也算是一个美好心愿的映射,合理与否都无伤大雅。
03、以“共同的敌人”为契机
上述中,鸣人首先做到了自己该如何去理解他人。就比如在与佩恩一战之后,鸣人开始试着理解佐助的一言一行,甚至是他心里的那份痛苦。
但是他自己能做到,不代表别人就能做到。此时的鸣人,离自来也托付给自己的意志来说还过于遥远。或者说,根本没法做到。
要知道,长门等人之所以将所有希望寄托在“无限月读”上面,其中有一个原因和团藏脱不开干系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在长门等人极力维护雨隐范围内的和平时,团藏为了将木叶的利益最大化,意图延续战争,曾多次变化成他国忍者四处作乱。
更悲催的是,团藏不是第一个,也不是最后一个。哪怕自己保持自律、保持初心,免不了别人会生出歹心,为了利益挑起纷争。
像团藏这样的人多了,忍界就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和平。就更别提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仇恨,实现彼此的相互理解。
但是,随着“晓”组织的动作越来越大,各国也开始注意到这个组织的存在以及它所存在的威胁性。渐渐地,曾经纷争无数的不同国家,也开始站在同一阵线上。
此时人们彼此化解仇恨、实现互相理解的契机,就是有了“共同的敌人”。这是鸣人为实现柱间、自来也等人夙愿的转折点。
在第四次忍界大战开战之后,各个忍村的忍者在各种磨难中互相扶持、糅合,逐渐拧成了一股绳;而鸣人也凭着自己不抛弃、不放弃的态度,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。
至此,忍者五大国之间算是彻底解开了隔阂,曾经在纷争中积攒下来的仇恨,也随着共同敌人的倒台而烟消云散。
结语
正如我上述所说,鸣人实现“人与人相互理解”的过程,虽然以我们现实的角度来看有些牵强,但也并不缺乏合理性。
像是“共同的敌人”这个转折点,在我个人看来就设置的很不错。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,就算是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人,一旦站到同一阵线上,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发觉,原来ta也有“可爱”的一面。
只可惜,火影里人与人相互理解的结局,只是暂时的。当那批感受过痛苦的老人被新的生命取代,当人们“好了伤疤忘了疼”的时候到来,一切都将归于原点,迎来下一个循环。
最后,欢迎小伙伴们在下方留言讨论。
关键词: